常熟古称琴川、海虞、南沙等,简称虞、虞城。
商末为勾吴北境。西周时期,常熟地方属吴国。春秋战国时,先后属越、楚、秦。秦代常熟属会稽郡吴县。
西汉时期,常熟境内设有虞乡。东汉时属吴郡吴县,境内有虞乡、南沙乡,在南沙乡设司盐都尉,是地方设吏治的开始。三国时期,虞乡设有虞农都尉。
西晋太康四年(283年),以虞乡设置海虞县,县治设海虞城(今虞山街道),常熟境域开始有县治。东晋咸康七年(341年),在南沙乡建立南沙县,隶属晋陵郡。
南朝齐永泰元年(498年),海虞县北境设置海阳县,隶于晋陵郡。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年),南沙之地置常熟县,县治设南沙城(今海虞镇福山),隶于信义郡,常熟县名由此始。
隋朝建立后变州、郡、县三级制为州、县两级,废信义郡,以海阳、前京、信义、兴国、海虞、南沙六县并入常熟县,县治设南沙城,隶属吴州(今苏州)。开皇九年(589年),以常熟县置常州,设常州理。不久,常州理移至晋陵县,常熟复为县,隶于苏州。
唐代武德七年(624年),常熟县治由南沙城移至海虞城。
元代元贞元年(1295年),常熟县升为常熟州(中州),属平江路。
明代洪武二年(1369年)常熟州复为县,隶苏州府。
清代雍正四年(1726年),常熟县析分为常熟、昭文两县,同城分治。
1911年辛亥革命后,常熟、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。
1949年4月27日,常熟解放。5月,以常熟县城区及近郊设常熟市,市、县合署办公。1958年4月,撤销常熟市,常熟市境归常熟县管辖。
1983年1月18日,常熟县建置撤销,常熟全境设立常熟市(县级),归苏州市管理。2024年,中国足彩网手机版app_澳门金沙-投注*官网所在地为虞山街道金沙江路8号。